白谦慎:《张充和诗文集》编辑始末|活动预告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白谦慎 | 彩云明月驻荷珠:我读《张充和诗文集》
【主讲】白谦慎(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时间】6月26日(周日)14:30—16:30
【地点】三联韬奋书店地下一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形式】讲座
【主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开放式活动,无需报名。咨询电话:010-64002710
【活动提要】
“彩云明月驻荷珠”是根据张充和的诗词化来的句子,这里寓意着她的人生像荷珠映出的彩云和明月,既丰富多彩,又清澈明朗。
由三联书店出版的《张充和诗文集》,共收诗词225首,散文66篇,是迄今为止最具规模的张充和文学作品集。从她10岁的填词习作,到93岁的忆旧短文,时间跨度长达80余年,这些作品反映出她既丰富多彩又清澈明朗的一生。
6月26日《张充和诗文集》编者白谦慎先生将做客三联韬奋书店,讲述编辑过程中的种种故事,介绍阅读张先生诗文的过程中,他对这位前辈产生的新认识。
【嘉宾介绍】
白谦慎,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96年获耶鲁大学中国艺术史博士学位。后任教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2015年7月后任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 张充和自书《寻幽》中的联句,私人收藏
《张充和诗文集》编辑始末
文 | 白谦慎
2002年,《张充和小楷》由重庆出版社刊行。该书的责任编辑、时任重庆出版社美编室主任的周永健兄告我,他读过张充和先生的两篇回忆师友的散文,喜其清新流畅,问我能否编一本张充和文选。我当时正忙于撰写《傅山的世界》,无暇旁顾,没有答应。但出版张充和文选这件事却记在心上了。
2004年秋,我陪张先生回国办书画展,三联书店的张琳女士提议出版张充和诗书画选。2006年,《傅山的世界》中文简体字版出版后,我开始着手编辑《张充和诗书画选》。那年的6月22日,我到四川美院讲学,顺道去看望已罹癌症在家养病的周永健兄。当时永健兄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精神状态不错,他再次提出了出版张充和文选的意愿。我回美后,向张先生汇报了此事,得到她的首肯,她还交给了我一页卞之琳先生手书的她在30年代撰写的小说散文的目录复印件。因此,我在编辑诗书画选的同时,开始了文选的工作。我委托张先生的外甥女凌宏女士在《水》复刊第廿九期(2007年10月15日)刊登了征稿启:“重庆出版社去年邀请白谦慎先生编辑《张充和文选》,此书将收录充和的散文小说多篇。白谦慎计划在完成《张充和诗书画选》后,着手编辑《张充和文选》。亲友之中如有充和可公开发表的文章,请提供。”
我平时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繁忙,直至 2009年才将《张充和诗书画选》编完。书中收了张先生的诗词二十首,三联因此建议我编辑《张充和诗文选》。此时,永健兄已病故一年多,三联书店和我已有过两次愉快的合作,由他们出版此书最为合适。我向张先生报告了三联的这个建议,她表示同意。
不过,这时我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2009年,当我请余英时先生为《张充和诗书画选》作序和题签时,他告诉我普林斯顿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的一位研究生已经收集了不少张先生在三十年代的小说散文。我当时觉得,此书宜由研究文学的人士来编。况且我已经将主要精力转向了吴大澂研究,工作很忙。我把这一想法婉转地告诉了张先生。大概是我因为曾为她编过《小楷集》、和《诗书画选》,她希望还是由我来编。此后,她交给了我她的三弟张定和先生辑录的《充和诗词》复印本和她尚未完成的《曲人曲事》手稿。
2010年3月6日,我向三联书店提交了出版计划书。大概在2011年的一天,张先生在电话中对我说,文的那部分可以不要,她想用小楷抄一部她的诗词集出版。我当时觉得有点意外,对她说:大家都认为您的散文写得好,还是应该包括进去。她没再说什么。事后回想起来,她的这个想法,颇能反映她对自己的文和诗的态度。张先生自童年起就接受私塾教育,熟读中国古代经典,语言文字的修养很高。在我所熟识的前辈中,97岁的翁万戈先生和我在上海的书法老师、90岁的章汝奭老师,也接受过类似的教育。读这些前辈的散文,总能感到他们驾驭文字时的从容不迫和游刃有馀。我手中有张先生《曲人曲事》和《<仕女图>始末》的手稿复印件,虽有改动之处,但不多。看得出来,腹稿打好后,文章是一气呵成的。
张先生的小说和散文多为急就章,她的诗词就大不一样了。虽然难免有一些应景之作,但对那些精心构制的作品,她总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本书所附《莺啼序》手稿,就是明证。诗词才是她倾注了极大心智的艺术创作。1970年代,她曾用清雅的小楷抄录饶宗颐先生在耶鲁大学讲学期间所填的127首词,饶先生印成了精美的《睎周集》。我想,那才是她理想中的作品结集。可是我知道,以她98岁的高龄,要做到这点已经不太可能了。
本书共收诗词191首。其中张定和先生辑录的《充和诗词》,始于20年代,止于1983年,共辑录103首,我从各处收集到40馀首,又根据陈安娜女士提供的手稿,整理出20馀首,从张先生子女收藏的手稿中整理出16首。继承中国文人诗词唱和的传统,张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和友人有着酬唱往还。与她唱和的友人,重庆时期有查阜西等;移居美国后有杨联陞、蒋彝、周策纵、叶嘉莹、余英时、饶宗颐、罗忼烈等。本书收录了友人们与她唱和的诗词34首。
张定和先生收集的诗词中,7首是1935年前的作品,殊难觅得,弥足珍贵。1935年以后的作品,有些手稿还存世,张先生也曾在不同的场合书写过。由于多次修改,一首诗或词有时会有几个不同的版本。编辑此书时,我以张定和先生的版本为基础,增补其所无,对其中少数讹误,做了订正。凡是张定和版与其他版本的不同之处,在注中标出(有些张定和先生已经标出)。张先生的部分诗词带注,有些短注夹在诗句中,有些则加了注号,注文置于诗词之后。张定和先生在辑录《充和诗词》时,做了一些注,我也加了一些注。这三种注,分别用原注、张定和注、编者注标明。
本书按照写作或发表时间的先后编排诗文。《充和诗词》所收作品不少注明作于何时。张先生的一些诗稿,在小序或短跋中写明了时间,有些则在草稿旁用毛笔或钢笔记下创作时间。一些无纪年作品,我根据张先生的生平活动和诗词的内容为之系年。有些可能不够准确,有待今后发现新的材料来重新考订它们的创作年代。
张先生30年代的小说和散文绝大部分用笔名发表,卞之琳先生的目录列出了大部分她使用过的笔名。由于这个目录是张先生亲手交给我的,说明她确认了这些笔名,这就为查找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2014年,王道先生编注的《小园即事:张充和雅文小集》出版,收录了刊登在《中央日报》上的小说散文38篇,其中数篇的署名不在卞先生所列笔名中,王先生是根据张充和起笔名的一些习惯和文章的内容来判断的。他的判断基本可靠,并且对我的编辑工作具有启发意义。因为,我在收集张先生早期文章时,完全依据卞先生提供的笔名,这样固然比较可靠,却忽略了卞先生所列笔名之外的张先生的佚文。由于民国时期的文人常会使用相同的笔名,这也是在搜寻张先生佚文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在编辑张先生少年时和30年代的旧文时,按照今天的标点符号习惯做了一些调整,对明显的笔误(如衍文)做了处理,凡是我怀疑可能漏字、错字之处,补入的字或存疑的字都用括号标明。除此之外,尽量保持她的文字的原貌,而不是根据当代的语言和用字习惯去改动原文。本书共收文章66篇。成书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当初的设想,以“诗文集”为名,方能反映本书的性质。
回顾本书的编辑过程,虽说最后完成纂集的是我,但为它奠基的却是张定和、卞之琳两位前辈。此外,张寰和先生曾寄下张充和先生早年在乐益女中校刊上发表的三篇短文;陈安娜女士提供了一些珍贵的诗稿;陈子善先生解答了民国时期文人使用笔名的问题;陆蓓容女士审校了本书的诗词部分,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严晓星先生、陈冠男先生提供了张先生一些友人与她唱和的诗词;薛龙春先生校读了部分诗稿;我的学生何炎泉、黄书梅将张先生的诗文输入电脑,并做了初校。梁颖先生为我查阅民国期刊提供了一些友人提供了方便;彭莱女士和李军先生校对了张先生部分旧文;傅以谟女士、一些友人、西泠拍卖公司提供了张先生书画的图片用作附图;余英时先生为本书题签;三联书店的孙晓林女士在 2011年就向社里报了此书的选题,并担任编辑工作。对于他们的贡献,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张充和诗文集》 白谦慎 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年6月
张先生一生所作诗文当然不止本书收入的这些,遗珠之憾在所难免。读者们如发现了适于收入此书的诗文,或是书中误收了他人的诗文,敬请赐示,以便再版时补入或修正。
2015年6月18日,张先生在美国康州的家中仙逝。谨以此书的出版纪念她逝世周年。
2016年3月9日撰于杭州
— END—
*文章选自《张充和诗文集》(三联书店 2016年6月刊行)。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与微信后台联系。
「相关阅读」
我所认识的充和先生
文 | 白谦慎
一年前,张充和先生在美国康州家中去世,享年102岁。与充和先生相识的26年时光里,留下的不仅是今时渐已远去的古典风雅,还有先生不为人知的俏皮与洒脱。
----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
ID:sanlianshutong
▲长按二维码即可订阅
----
▲和友人交流,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回复好文,阅读更多专题文章
▼想读《张充和诗文集》,点击下方阅读原文